夏日炎炎,万物生长,杨万里笔下的夏天却别有一番灵动与清新。
作为南宋"诚斋体"的代表诗人,他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夏日里细微而鲜活的生命律动,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勾勒出盛夏时节的诗意画卷。
在他眼中,蝉鸣不是聒噪而是天籁,荷露不是寻常而是珍宝,就连最普通的午睡醒来都能化作"闲看儿童捉柳花"的童趣诗行。
这些跳脱传统咏夏套路的诗作,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,也透露出宋人特有的生活智慧和生命哲学。
图片
1、《小池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,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。
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,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。
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优美的风光。
诗中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以及拟人手法,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,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。
画面之中,池、泉、流、荷和蜻蜓,落笔都小,却玲珑剔透,生机盎然,表现了诗人对小池夏景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。
图片
2、《桑茶坑道中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晴明风日雨干时,草满花堤水满溪。
童子柳阴眠正着,一牛吃过柳阴西。
此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:刚下过一阵雨,暖日和风,溪水盈盈;
河岸上,草绿花红,柳荫浓密;渲染出明媚、和暖的氛围;
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,营造出生机无限的意境。
全诗远景写意,着色粗放淋漓;近景写人,工笔勾勒,细致入微,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。
图片
3、《暮热游荷池上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玉砾金沙一迳长,暑中无处可追凉。
独行行到荷池上,荷不生风水不香。
在夏日炎热的傍晚,沿着铺满玉砾和金沙的小路独自走着,四处寻找一丝凉意却无处可寻。
一路走到荷花池边,这天气热得池塘里也没有一丝风,连荷花的清香也闻不到了。
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游览荷池的诗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炎热夏日中的宁静与无奈。
图片
4、《闲居初夏午睡起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梅子留酸软齿牙,芭蕉分绿与窗纱。
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
吃过梅子后,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,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。
漫长的夏日,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,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。
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,后二句表现出夏日昼长,百无聊赖之意,诗中选用梅子、芭蕉、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。
诗人闲居乡村,午睡初起,没精打采,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,童心复萌,心情舒畅,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。
图片
5、《夏夜追凉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夜热依然午热同,开门小立月明中。
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
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,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。
竹林深处,虫声唧唧,感到有些凉爽之意,却没有风儿吹来。
此诗对暑热难耐的感受闭口不谈,仅就“追凉”着墨,以淡淡的几笔,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,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赏味之情。
图片
6、《夏日绝句》
杨万里〔宋代〕
不但春妍夏亦佳,随缘花草是生涯。
鹿葱解插纤长柄,金凤仍开最小花。
不仅春天的景色美丽,百花争艳,夏天的美景更是令人喜爱。随意生长的花草茂盛,连绵不断,一直到天边。
鹿葱花的画柄已经长得纤长,金凤花也开出了最小的花朵。
全诗写景形象、对仗工整,后两句通过两种夏季比较有代表性的花草印证了前两句的说法,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